可穿戴设备市场到底何时爆发?

2016-07-08新闻资讯

2016年6月21—23日,第四届国际电子生产设备及技术展览会(NEPCON West China 2016)将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。NEPCON West China 2016展区覆盖了表面贴装、电子制造自动化、焊接与点胶喷涂、测试测量、集成电路及元器件、印制电路板等主题板块,展出内容涉及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各个环节,完整呈现着西部电子制造产业链,为各地电子生产商、经销商、采购商提供一个各方交流互动、扩大内需市场的优质商贸平台。

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里,工业4.0、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中国制造等话题持续发酵,电子产业的自动化、智能化模式不断被刷新。在“中国制造2025规划”的指引下,2016年电子市场将会有更多智能、多元、高效的电子制造方案呈现业内,工业、汽车、消费电子、智能家用、数据终端、光电显示等行业,都将被视为2016年的电子制造市场发展的新看点。

在电子制造市场,不得不说的就是可穿戴设备。之前可穿戴装置强打的应用相当多元,包括医疗、健身、作为智能型手机的延伸装置…等,以至于让消费者摸不清头绪,不了解可穿戴装置的确切应用定位,以至于降低其购买意愿,加上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装置不太符合消费者对“配件”的期待,因此可穿戴装置的必要性需求大幅降温。不过,随着可穿戴装置转进利基应用,其市场发展已逐渐崭露曙光。

元器件 电子制造 焊接 NEPCON

随着欧美运动的风气越发兴盛,以运动为诉求、监测运动期间相关生理资讯的可穿戴装置如运动手表、智能手环,则相当受到消费者的欢迎。因此,未来以运动相关应用为基础,可穿戴装置可望再度拓展利基 应用领域,如智能家庭、儿童安全追踪手环、智能衣、智能鞋…等,或结合其他技术,开发新的市场契机。

可穿戴装置市场何时爆发?

穿戴式装置的硬体类别涵盖相当广泛,如上述提到的智能手表、手环、智能眼镜(Smart Glass)…等,其中销售量不如预期的类别主要是智能手表。2014年可穿戴装置出现在消费市场时,不仅终端应用类型多元,且受到不少相关业者与消费者的关注,不过2016年时,可穿戴市场热度明显消退,尤其智能手表的市场发展更显疲软。

元器件 电子制造 焊接 NEPCON

2013~2018年全球可穿戴技术总出货量预估(资料来源:Statista)

此外,较高的售价与不明确的定位也使得智能手表市场发展雷声大雨点小。先前Gartner认为到2016年,智能手表的市场比重将占总手表市场的 40%,然而事与愿违,占2015年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达52%的Apple Watch,在2016年春季发表会中宣布调降Apple Watch表带售价。从此策略分析,调降售价不但是苹果相当罕见的市场策略,也反映出Apple Watch销售疲软的现象。

所幸,业者们也认识到这一点,除了积极在技术上精进,延长电池续航力外,也和时尚业者跨界合作,希望能将可穿戴装置的外型赋予更多的“个性”与特色。

对消费者而言,可穿戴装置是配件,因此必须满足其对配件的要求

消费者要求需“使命必达”:可穿戴装置更像个配件之后,相关业者们还需要满足消费者对可穿戴装置其他使用需求,比如价格、电池续航力、穿戴舒适、简单易用,Zui重要的是功能单一、不需 要太复杂。许桂芬举例,在消费者眼中,智能手表、手环仍比不上智能型手机的必要性,因此对于这些可穿戴产品的新鲜感维持时间无法长久。

另一方面,2014年,可穿戴装置初现市场时,相关业者赋予其太多功能,特别是智能手表,一度有取代智能型手机的传言发生,但在可穿戴市场跌的Zui重的就属智慧手表。

元器件 电子制造 焊接 NEPCON

消费者不需要功能花俏、过多的可穿戴装置,而是在某些特定用途、单一领域,具备简单操作特性的可穿戴装置产品,即可获得青睐,如此也可以解释专打运动健身市场的智能手环与手表,何以在可穿戴装置市场有独树一格的销售量。

高效能/低功耗元件发挥空间大

穿戴式装置另一项被消费者诟病的问题是装置电池续航力。智能手表初上市时,大多得一天就充一次电,多少“浇熄”消费者的使用意愿;智能手环因没有显示器,所以相对可以拥有较长的电池寿命。不过随着半导体产业技术的进展,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装置的电池续航力已有长足的进展,不再需要每天充电,Zui长可一周充一次电。可穿戴装置能够提升使用时间并维持其准确性,高效能、低功耗的元件功不可没。

元器件 电子制造 焊接 NEPCON

转进利基应用市场

从上述可知,可穿戴装置必须找到特定应用,才能持续扩大市场范畴。例如以儿童安全为基础的创新可穿戴装置,4~10岁的小孩可透过手表立即呼叫家人,且父母也容易得知孩子的位置,这让可穿戴装置原始设备制造商(OEM)和电信业者不仅可建立能获利的业务,更能满足这些早已存在的需求。另外,虚拟实境(VR)和扩增实境(AR)也是在业界快速兴起的创新使用情境。